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财新网】(专栏作家 叶翔)2015年1月份的CPI降到了0.8%,PPI为负的4.3%,两者都低于预期。即使以CPI来考察,中国也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经济学家们要求人民银行减息的呼声再起,基本的理由是物价下降,真实利率上升,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更应该通过减息来刺激增长,避免通缩。
  减息真能解决通缩,促进经济增长吗?一个企业会因为资金成本下降而增加投资,还是会因为投资的收益增加而投资? 两者都有影响,但显然后者才是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减息对经济走出周期性低谷有作用。在周期性低部,经过若干年的调整后,供给相对不足,需求开始缓慢回升,低廉的资金成本对促进企业的投资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如果经济是由于结构性因素而减缓,减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就极为有限。
  今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二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特别是低端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这种结构性失衡的深层,实质上是中国经济旧的增长动力己衰竭,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兴起。
  对这两个失衡来说,减息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仅仅依靠减息可能会导致经济陷入通缩---增长减缓---通缩的恶性循环。
  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成本有三部分,一是原材料成本,二是人工成本,三是财务成本。显然,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压力来源于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而原材料价格下降是由于全球产能过剩所致,决非中国降息就可以解决。
  同样,在产能过剩问题还没有解决之下,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是增加了经济中的通缩压力,还是减少了通缩压力?
  这正是日本经济“失去二十年”的症结所在,由于不能增加经济中的需求面,只是依靠不断降低的财务成本,这就让企业可以持续地降低销售价格,导致经济面中持续的价格通缩。由于通缩,员工不能提高工资收入,经济中的需求面不能改善,经济不能增长,市场利率就再次下降。因此,安倍上台以来的政策目标就是2%的通胀。
  二十年通缩,二十经济低增长,二十年利率下降。十年期国债利率从当初的8%,直降到现在的0.4%,经济如故,经济结构如故,经济活力却尽失。
  可见,在中国经济目前阶段,无论是出于增长的需要,还是出于结构调整,抑或增长动力转型角度看,都应该增加经济中的需求,才可避免重蹈日本经济之覆辙。
  增加需求,解决产能过剩,激发新的增长动力,是中国目前经济政策的中心。
  要增加需求,就要增加家庭收入,而且要增加那些收入的边界消费倾向高的阶层的收入,即中低收入阶层。
  解决产能过剩,当然可以由政府对低端的、效率不高的企业强行关闭。但是这些企业却可能僵而不死,一旦市场有所回暖,重新加入行业竞争,行业又重新出现产能过剩。因此,对于强行关闭的企业,这些产能只是蛰伏,并非退出市场。要让他们永久退出市场,就必须让他们的生产效率与市场内的企业拉开距离。分别高效率企业与低效率企业的核心要素就是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动力就是增加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才会用机器替代人,用技术替代劳动。换言之,劳动成本的提高,是企业劳动效率提高的非常重要的市场力量。
  中国经济增长要从资金推动,变成知识与劳动推动,同样也需要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因此,改变经济现状的政策着力点在于提高劳动力收入。
  然而,这个政策的困境在于,当企业盈利状况不佳时,如何还有能力给员工加薪呢?
  中国经济增速至今仍然达到7%左右,远远高于美国的经济增速2.5%左右。那为何中国企业的盈利状况却远不及美国的企业呢?原因在于企业过于同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在原材料成本下降下产品不断降价。
  就个别企业而言,好像员工加薪会增加其经营压力,但是如果某一行业的所有企业都面临同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状况是相同的,不会因为员工薪酬上升竞争加剧。换言之,企业盈利不好是因为降价,如果全行业的员工都加薪,各自的产品的降价幅度就可以缩小。这样,总体而言,企业的盈利不会因为加薪而恶化,却反而可以因此减缓甚至解决通缩的压力。
  加薪,而不是减息,是中国经济摆脱困境与转型的支点。■
 

话题:



0

推荐

叶翔

叶翔

82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199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职香港证监会中国事务总监,中银国际执行董事,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分析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外资司高级经济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