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经济转型有三项内容:从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从制造业驱动转为服务业驱动,从劳动力驱动转为知识(技术)驱动。当然,转为消费驱动并非不要投资了,而是说经济发展的内生主动力来自消费,而投资的作用是被动、从属的。同样的关系也适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劳动与知识的关系。
  直观而朴素地理解,消费怎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消费是消灭财富,只有投资与生产才会创造价值。这正是供给学派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是经济长期增长动力的主因。但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产能更加过剩,经济如何才能受益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更快增长?
  投资与生产创造的价值只是一个未实现的价值,只有通过消费才能让价值得到实现。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才成立。因此,需求学派坚持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如果消费只是经济价值的实现,那从长远看,消费一定处于从属地位,因为消费不创造价值,实现了价值也就消灭了价值,如何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令人困惑的是,长期以来发达经济体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达到了70%或以上,而且越是发达,劳动生产率越高,消费的比重就越高。
  换言之,经济体创造了10元的经济价值,其中表现为生产的贡献只是3元,而表现为消费的贡献却是7元。按照消费是价值实现的观点,这10元的价值都是生产创造的,消费只是帮助实现了价值,但为何在价值链中占据七成的比例?
  统计数据带来的困惑源于我们把消费视为结果,如果以消费的过程为视角,我们会发现,消费其实也是生产,也是价值表现,也是价值创造。
  这里的关键是经济体中价值来源于何处?如果只看到经济价值是由一件件有形的商品构成的,是物的堆积与积累,自然会认为经济价值是由生产创造的。因为,所有的物品只能是生产出来的,即使是资源等自然秉赋,也需要通过生产(挖掘)才能产生。
  把经济价值视为物的积累,正是经济悲观者的悲观之源。既然经济价值主要是由有形商品构成,在产能过剩之下,经济的增长动力自然要衰竭。而且,在现代生产技术下,在现代生产机器下,增长动力衰竭就是必然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政策刺激,不增长或衰退是经济发展的宿命。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经济价值是由劳动与知识创造的,有形商品只是劳动与知识的承载体与表现体,就会发现经济内在地存在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政策制定者的任务是通过适当的制度建设与政策,当前就是改革,释放、激发这种内在动力。
  就像生产过程消费了人的劳动与知识,如果消费过程同样存在或消耗了人的劳动与知识,那么消费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比如一件衣服从制衣厂出来就已经完成了生产,但从制衣厂到消费者的手中还要经过许多环节,包括包装、装件、运输、搬运,在百货店的展示,最终的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人的劳动,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是人的劳动的结果。如果把一件衣服从出厂之后算起,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其间各环节所需要的人的劳动的量进行相加,一定是大于劳动力为制造这样一件衣服所需要的劳动的量。而衣服出厂之后的各环节都将统计为消费的过程。因此,如果经济价值的基础是劳动与知识,那么生产衣服之过程所包含的劳动与知识内容就会小于消费过程所包含的劳动与知识。
  换言之,通过生产与消费这两个过程,劳动与知识的价值得到体现。生产的过程消耗了劳动,应用了知识,得到了其结果——商品,商品就反映所消耗的劳动与应用的知识,其价格反映其价值;消费在其过程中也消耗了劳动,应用了知识,劳动与知识体现在服务上,服务的价格反映了消费过程中劳动与知识的价值。
  如此,我们就能理解,发达经济体消费对总体经济价值增长的贡献为何能大于生产。
  在生产过程,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与知识(技术)需要与资本(机器)的结合,并以原材料(来自于自然秉赋)作为生产对象,生产出有形的商品。技术越是进步,劳动生产率越是发达,每一件有形商品所内含的劳动与知识的含量就越低。当然,单位劳动与知识的价格可能会越高。
  这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高,就可以有越多劳动与知识应用于消费过程。
  同样地,消费在经济体的比重增加,未必是所消费的有形商品的量的增加,本质是消费过程所需要投入的劳动与知识的增长。
  如此,消费、服务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非冲突,而是相互补充、强化。■
       本文载于财新《新世纪》2014年第26期

http://weekly.caixin.com/2014-07-04/100699470.html

话题:



0

推荐

叶翔

叶翔

82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199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职香港证监会中国事务总监,中银国际执行董事,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分析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外资司高级经济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