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于海外,与国内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无涉,难免引来不少政府官员与学者的“惦记”。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每每碰到一些大的问题,他们就本能地想起这一笔“闲财”,质疑是否“坐着金山找饭吃”。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提高内需,有学者提议把一半的外汇储备分给民众,以增加消费。但终因意识到会导致二次货币发行、引发通胀,而作罢。现在强调民生、社保基金不足,那就划一部分外汇给社保,作为社保的海外资产,只要不转为人民币,就不会造成人民币二次发行;城镇化、基建资金不足,那就把外汇储备转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回归实体经济。总之,央行用不着那么多外汇储备,何不转到财政名下。其逻辑是:这些外汇储备是央行发行人民币转换而来的,发行人民币产生铸币税,铸币税归财政,因此外汇储备归财政,合情合理。

  令人的困惑是,这些学者为何没有按此逻辑,提出将央行发行货币形成的国内资产——政府债券,也划转到财政名下,成为社保基金的财产?用于国民消费或基建?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铸币税是指生产一单位金属货币的成本与面值之差。如流通的一两银锭,实际使用成色不足,夹杂锡等非贵重金属,两者之差,即是铸币税。再如纸币,一元现钞与印制一元现钞的成本差,也是铸币税。铸币税与任何其他的政府税收一样,是单向的,是流量,发行的越多,收入就越多。央行不会因发行纸币而需要负债。

  但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央行主要是发行信用货币或记账货币。发行信用货币或记账货币比印制纸币成本更低,几乎是零成本。那么发行的信用货币就是纯粹的央行收入,是铸币税吗?

  央行发行信用货币有两种渠道:一是指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或金融债券投放货币,或向商业银行再贷款发行货币;二是指央行通过外汇市场购进外币而投放本币。央行买进债券或外币后,政府债券或外币都形成了央行的资产,但投放的货币很快会转为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即成了央行的负债。

  央行发行信用货币的净收入就是其得自资产的收入——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与其因负债的支出——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利息支出之差。如前者大于后者,则是正收入,就是信用货币体系下所谓的铸币税;如是后者大于前者,则是负的铸币税。

  央行因外币而发行货币的净收入等于海外资产的投资回报减去准备金的利息支出,再减去本币升值的量。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同样是负的铸币税。换言之,本币升值并非外汇储备的减少,而是央行收入的不断减少。

  可见,在信用货币或记账货币体系下,央行的货币扩张主要是依靠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来实现的。即经济社会中,货币存量的增加,需要对应于央行负债的增加。这种货币扩张未必会带来正的铸币税,完全不同于纸币为主的货币体系,后者的货币扩张总是央行(或政府)的收入——铸币税的增加。这也是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纸币是由财政部发行而不是由央行发行的原因。

  因为以上区别,纸币的过量发行总会带来通胀,信用货币的过量发行却未必。笃信货币发行必带来通胀者,是将两者混淆。

  对应于央行负债,央行的资产主要有两类:一是本国的政府债券,另一是持有海外的外币资产。央行本国的金融资产,也就是本国的财政负债或企业负债,显然不能直接划给财政或企业。央行的海外资产表面上是海外政府与企业的负债,这大概是许多学者认为可以划归本国政府名下或挪作他用的原因。实质上,央行的海外资产对应的资产,主要是国内的企业与家庭的资产。

  央行购买国内债券投放货币,是央行的主动行为,约束央行投放行为的是本国居民相对于商品对本国货币的不信任,即所谓通胀的出现;央行购买外汇投放货币,是央行在一种汇率制度下的被动行为,即央行外汇储备增加,外币资产增加,是企业与家庭把其海外资产委托给本国央行的结果,这种委托是通过本币与外币交换实现的。换言之,央行的海外资产本质上是企业与家庭的资产,是央行向企业与家庭“写欠条”换来的,是对企业与家庭的负债,只要企业或家庭对本币缺乏信心,就会要求央行归还其外汇资产。如果企业与家庭在短期内要求大量归还,一国的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就会爆发。可见,央行的这种负债越高,即外汇储备越大,爆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就越高,而不是相反。

  因此,如果要把央行的资产转到财政的名下,财政就必须要把央行对应的负债也接收过去。同理,避免出现货币或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就是把外汇资产尽早逐步归还企业和家庭。■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5-17/100529378.html

       本文载于财新《新世纪》2013年第19期

话题:



0

推荐

叶翔

叶翔

82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199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职香港证监会中国事务总监,中银国际执行董事,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分析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外资司高级经济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