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42期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25日 在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时,首要的就应是如何降低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     莫属,它将当前的国际金融形态,简单地概述为各国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竞相贬值本国货币。这种看法虽形象直观,却是倒果为因,据此也难以找到解决之道。当前国际汇率体系的乱象,根本原因是美元的角色正处于双重分裂之中。第一重分裂是,作为美国经济的美元与作为国际经济的美元的分裂;第二重分裂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其计值、交换中介功能与储备货币的功能的分裂。  作为美国经济的美元,需要贬值,以增加美国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是传统经济学思维下的政策反映。但作为国际经济的美元,需要相对稳定,以便国际经济能够有序地发展。

美国作为危机中心,非贸易部门,特别是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存在通缩压力。非贸易部门占据美国经济主要部分,极大影响了美国的就业,因而美国国内强烈要求美元大幅贬值,试图以此摆脱通缩,实现温和的通胀,避免重蹈日本“失去的十年”之覆辙。这应是美元贬值的第一个政策意图。

然而,美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元的贬值导致以美元计值的国际商品价格,包括能源、矿产与农林产品,以及非美元计值的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其上涨的速度必将大大超过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引发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包括新兴经济体的通胀与资产泡沫,而这些经济体将不得不提前采取紧缩政策,而使经济更加波动。这才是这些经济体共同抗拒美元快速贬值,表现为所谓的“货币战”的根本原因。

由于美国是全球工业品的重要消费者,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将引起美国进口领域价格的上涨。因而短期内,美国经济的情形很可能是,非贸易部门通缩,而贸易部门通胀,使美国经济处于通胀与通缩并存的困扰之中,并在一定时间后,由通胀主导。

美元贬值的第二个政策意图是减少或消除赤字。构成美国进口品的三大重要部分是石油、中低端消费品与中间品,对美国经济而言,需求弹性很小。在美元较快贬值下,油价上涨速度更快,新兴经济体生产的中低端消费品和中间品的涨幅也会超过美元贬值速度。

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带来美国出口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导致美国的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由于新兴经济体对美国商品的进口价格弹性也不高,因此,美元贬值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将不会是一个短期现象,它不可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出现本币贬值后贸易逆差的J形曲线,即逆差先扩大而后缩小并转为顺差。

美元的第二个悖论在于,其货币的计值、交换中介与储备货币的功能,早已出现分裂。一旦美元贬值的趋势确定,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资产就有快速转为非美元资产的压力。然而,由于国际经济的运作仍然离不开美元的计值与交换中介作用,为此,国际经济的运转仍然需要大量的美元储备。这样,美元功能的分裂就带来了新的困境。为实现国际经济发展持有的美元资产,希望美元能够稳定,至少不能快速贬值。但是,与国际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联的美元资产,明确看到了美元资产减值的信息,就要快速转换资产的货币形态,以减少损失。而一旦这种转换大规模发生,将进一步加剧美元的贬值,造成美元的货币危机,因而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国家自然抗拒美元的快速大幅贬值。

解决上述困境的出路,就是尽快降低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作用,惟有如此,美国的美元政策才可以相对独立,美国经济才能真正走出困境。明乎此理,在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时,首要的就应是如何降低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尽快发展其他国际货币替代美元的计值与中介作用。

话题:



0

推荐

叶翔

叶翔

82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199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职香港证监会中国事务总监,中银国际执行董事,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分析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外资司高级经济师。

文章